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出版書籍

首頁 / 學術成果 / 出版書籍
::: :::
日期:2019-05-01

推薦序

  • 落實日常 
    – 郭昭佑
    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 孩童本生是生命希望的象徵 
    – 馮朝霖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退休教授

編者序

  • 《童年沃野的變遷與創化》一書的出版 
    – 倪鳴香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所長

 

 

尼采說:「兒童是純潔,是遺忘,是新的開始,是神聖的肯定」,正因為兒童的無限可能,文明的樣貌才如此豐富。置身於社會文化脈絡中的「童年」,具有層疊而複雜的形成關係,這本2003年政大幼教所舉辦的研討會,邀集各領域學者共同關述「童年」意象的書,非常值得所有關切兒童教育的成人閱讀。面對變遷快速的當代社會環境,教育工作需要更豐富,深刻的觀點,此論文集涵跨社會學,教育人類學,文化心理學,傳記學以及史學等多重觀點,即使在16年後的今日仍極具啟發性。

– 林尚頤 財團法人慈心兒童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政大幼教所第13屆學生

 

 

再見十多年前教育界先進為幼蒙時期的人們所進行一幕幕精彩且多向的疾呼或預見,如今的我在閱讀這些舊文稿時,依舊為此熱血澎。拜,雄心始動,感嘆命定,愁苦帳然。幼兒的生命總受成人之收與放,行走於服從威權與開展自主間往來擺盪的曲折道路上,路徑的安排能否幸福美滿,雖未可知,但他們所要背負的,不僅是自己的未來與歷史的過去,還得承載我們給予他們的一連串。仍為幼兒擔心的成人們,尤該放鬆,放下和放心,以零歸之,以善揚場之,將成「幼」之美。

– 李昭明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人類發展學系兼任講師/政大幼教所第2屆畢業生

 

童年地之野,在於生命之初無盡的創造。而野地肥沃。
野地如何肥沃?是自文化深思教育時,能夠照見「我們」面對孩子的樣態。
「我們」是成人嗎?成人如何返歸赤身,守護童年野地?還是,「我們」是虚擬的網域空間?或者更抽象,「我們」是以孩童圖像深思教育學本質的尼采們?具體一點吧,「我們」是永恆為如何維護品質傷腦筋的幼兒園們。啊!「我們」是從生命底層的童年走入童年現場的幼師們!「我們」是存在在清代與更久以前,更存在在未來的,對於童年的觀想與論述。而「我」是一位青年,正值童年與成年的邊疆。站在後學的後學位置上,當我埋首浸淫《童年沃野》此書時,盡不知時間之創生與遷移,此書的出版為我們見證童年的過去,現在與可能的未來。

– 王心恩 政大幼教所第19屆學生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