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學生姓名 |
出版年月 |
指導教授 |
論文題目 |
111級 | ||||
11101 | 顏筱萱 | 113/06 | 顏敏仁 | 居家式托育服務品質與經營管理研究 |
110級 | ||||
11001 | 廖郁欣 | 112/05 | 張盈堃 | 「獄」火重生:毒品更生人與家庭關係的生命故事探究 |
11002 | 黃宇薇 | 112/12 | 傅如馨 | 情緒教育課程對幼兒情緒表達的影響─以幼兒繪畫為例 |
11003 | 張凱婷 | 112/12 | 張盈堃 | 南亞背景學童在香港幼稚園適應之探究:以文化回應教學為例 |
11004 | 符譯心 | 113/1 | 顏敏仁 | 私立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個人─工作契合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工作價值取向 |
11005 | 梁芷瑩 | 113/1 | 張盈堃 | 解構「邪惡繼母」:探討臺灣三位女性在重組家庭中的母職處境 |
11006 | 余伊蕾 | 113/3 | 張盈堃 | 學前教育正式課程規畫及實施:以中國某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例 |
11007 | 吳傳友 | 113/7 | 張盈堃 | 「做活戲,做齁系」:以Golffman框架理論,分析幼兒園教師再延長照顧服務的矛盾 |
109級 | ||||
10901 | 蔡亞靜 | 110 / 06 | 邱美秀 |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解題?當數學題目中有男、女主角 |
10902 | 蘇盈榕 | 111/ 07 | 湯志民 | 幼兒學習環境美學指標建構之研究 |
10903 | 麥詩 | 111/09 | 張盈堃 | 公主形象大不同?─兒童對迪士尼勇敢傳說公主形象的言說分析 |
10904 | 侯嘉瑜 | 112/06 | 張盈堃 | 誰的父親節/母親節?多元家庭型態與幼兒園感恩活動的探究 |
10905 | 胡善容 | 112/06 | 徐聯恩 | 幼兒教育課程架構:香港與新加坡之比較研究 |
10906 | 林貞妮 | 112/07 | 徐聯恩 | 動畫對幼兒的價值之研究─以《玩具總動員》為例 |
10907 | 謝曦曦 | 112/07 | 張盈堃 | 幼兒情緒主題繪本之內容分析─以嫉妒情緒為例 |
10908 | 李怡青 | 112/12 | 徐聯恩 | 親職雜誌之教養文本分析:學前教育月刊﹑親子天下寶寶季刊為例 |
10909 | 方璇玲瓏 | 113/07 | 鄭同僚 | 銜轉生為何「旋轉」?─在台菲律賓跨國銜轉生個案的適應力成研究 |
108級 | ||||
10801 | 陳力慈 | 110 / 04 | 張盈堃 | 誰跳街舞?中產階級家長對兒童才藝選擇之民族誌研究 |
10802 | 余冰涵 | 110 / 06 | 張盈堃 | 錢簡意深:城鄉兒童金錢態度的分析 |
10803 | 黃莉珊 | 110 / 12 | 徐聯恩 | 教保人員情緒困擾運用書目療法之探究 |
10804 | 廖珮雯 | 111 / 05 | 張盈堃 | 教保服務人員的身分差序與互動模式探究─某公立幼兒園的田野分析 |
10805 | 王心潔 | 111 / 07 | 張盈堃 | 幼兒計數能力之研究─以台灣某幼兒園動畫融入數學為例 |
10806 | 王俐文 | 111 / 11 | 李淑菁 | 托嬰中心不同角色人員對不當對待之覺察與防範策略探究 |
10807 | 朱遠雪 | 111/12 | 張盈堃 | 「我」的午餐誰做主:食育背景下幼兒園午餐的田野分析 |
10808 | 張庭禎 | 112/01 | 徐聯恩 | 高社經家庭之幼兒對課外學習安排之觀點 |
107級 |
||||
10701 | 林幸蓁 | 109 / 07 | 張盈堃 | 市場導向、行政干預或其他路線?—加入與拒絕準公共的幼兒園之探究 |
10702
|
林彥廷
|
109 / 07 | 徐聯恩 | 團隊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 |
10703 | 呂蒞 | 110 / 06 | 李淑菁 | 戲劇作為情緒教育中介:從幼兒觀點出發的共創 |
10704 | 鄧庭昀 | 110 / 12 | 徐聯恩 | 女性幼兒園園長在職進修學位角色壓力歷程探究 — 正向特質觀點 |
10705 | 林書慧 | 111/07 | 徐聯恩 | 幼「幼」銜接─公立幼兒園兩歲專班銜接之研究 |
10706 | 楊雅惠 | 111/07 | 陳幼慧 | 私立幼兒園資深幼教師的生涯選擇之研究 |
10707 | 王心恩 | 112/06 | 倪鳴香 | 敍述﹑記憶與理解─涉入台灣學校教育改革圖像之生命口述傳記研究 |
10708 | 鄒佳玲 | 112/12 | 湯志民 |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設施品質、教師創新教學與教師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
10709 | 沈怡秀 | 112/12 | 徐聯恩 | 學前融合班幼兒教室互動品質之研究-以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為例 |
106級 |
||||
10601 |
吳燦宏 |
108 / 06 |
張盈堃 |
從迷的行動看玩具功能與意義之變遷歷程: |
10602 |
張馨云 |
108 / 06 |
張盈堃 |
新加坡幼兒園臺籍華語教師的美麗與哀愁:異鄉人的身分差序與自我認同 |
10603 |
何語心 |
109 / 07 |
張盈堃 |
差異化的父職實踐:跨國婚姻家庭的比較研究 |
10604 |
楊珮萱 |
110 / 06 |
張盈堃 |
幼兒園性別平等教育教什麼?—某公立幼兒園教師敘事探究與課程實作分析 |
10605 |
劉玉鳳 |
112 / 01 |
倪鳴香 |
幼兒園經驗回溯之研究─以深坑國小附設幼兒園畢業之國小低年級兒童為例 |
10606 | 彭瑀婕 | 113/07 | 李淑菁 | 一個未來學院的創發旅程—以政大X實驗學院為例 |
105級 |
||||
10501 |
胡琇涵 |
107 / 07 |
張盈堃 |
性別刻板印象的衝撞與扭轉:陽剛女性幼教師的性別操演 |
10502 |
許翊婷 |
107 / 07 |
徐聯恩 |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工作塑造途徑 |
10503 |
吳念頤 |
107 / 07 |
張盈堃 |
文化的差異,老師的遇見─一所原住民族幼兒園的教育民族誌研究 |
10504 |
周啟宇 |
107 / 07 |
陳竑濬 |
蒙特梭利幼兒園學習環境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蒙特梭利幼兒園為例 |
10505 |
鄭竹茵 |
107 / 06 |
張盈堃 |
繪本與桌遊為策略的性別平等教學探究—以新北市幼兒園為例 |
10506 |
楊雅惠 |
107 / 06 |
倪鳴香 |
《爺爺,再見》兒童圖畫書創作之探究─從生命經驗的蛻變出發 |
10507 |
林思瑀 |
108 / 01 |
徐聯恩 |
教養專家社群網站內容行銷之研究 |
10508 |
顏致瑋 |
108 / 01 |
徐聯恩 |
幼兒園教學團隊建立與發展之研究 |
10509 |
陳冠伶 |
109 / 01 |
徐聯恩 |
公立幼兒園教師職業形變之研究 |
10510 | 盧姿云 | 110 / 06 | 李淑菁 | 新移民子女認同形構探究:生命歷程觀點 |
104級 |
||||
10401 |
劉小樹 |
106 / 06 |
張盈堃 |
幼兒園中的好孩子圖像?北京與台北兩所幼兒園的比較研究 |
10402 |
陳君柔 |
106 / 07 |
張盈堃 |
幼兒園在地課程的美感經驗探究 ─以香香米課程為例 |
10403 |
張銘庭 |
106 / 07 |
張盈堃 |
活潑還是過動的童年—生醫情節在學前特殊教育的探究 |
10404 |
胡毓唐 |
107 / 01 |
張盈堃 |
幼兒園場域中權力技術的行使與抵抗—以教師、家長及幼兒園負責人的權力網絡為焦點 |
10405 |
蔡雅筑 |
107 / 01 |
徐聯恩 |
家園夥伴關係與家長參與成效之研究 |
10406 |
郭沛衡 |
107 / 05 |
湯志民 |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接送空間現況調查研究 |
10407 |
江前榮 |
107 / 06 |
簡楚瑛 |
臺灣幼兒主日學教材內容分析研究 |
10408 |
何欣頤 |
107 / 07 |
徐聯恩 |
幼兒家庭社會資本與學前教育經驗:教育成就觀點 |
10409 |
林佳蓉 |
109 / 01 |
陳木金 |
幼兒園階段英語才藝班經營者觀點之研究 |
10410 |
張馥蘭 |
111 / 07 |
馮朝霖 |
「騎」幻旅程:幼兒戶外課程教育美學圖像探究 |
103級 |
||||
10301 |
劉 寧 |
105 / 06 |
簡楚瑛 |
影響幼兒家長使用 M—learning 意願之研究:以微信公眾號為例 |
10302 |
楊晨希 |
105 / 07 |
張盈堃 |
兩岸兒童如何談友誼:以觀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為例 |
10303 |
江佩穎 |
105 / 07 |
徐聯恩 |
幼兒教室互動品質之研究 |
10304 |
林昱珊 |
105 / 06 |
張盈堃 |
教保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心理資本之探究:以一間幼兒園為例 |
10305 |
陳述綸 |
105 / 05 |
張盈堃 |
身體的規訓、儀態化與抵抗— 一個幼兒園班級的民族誌研究 |
10306 |
柳曉諠 |
106 / 01 |
張盈堃 |
單親幼童家長復原力探究 |
10307 |
許雅荃 |
106 / 01 |
張盈堃 |
年輕媽媽的壓迫與突破:母職的探究 |
10308 |
沈奕君 |
106 / 03 |
倪鳴香 |
教育學傳記研究課程之美學探究—在台灣高等學府中的發展及其教育意涵 |
10309 |
陳苡佩 |
106 / 07 |
成虹飛 |
葉落—一位女幼師的回家路 |
10310 |
吳依靜 |
106 / 08 |
徐聯恩 |
幼教教學品質概念之研究─幼教師與家長觀點 |
10311 |
鄭安芸 |
106 / 06 |
張盈堃 |
成人的觀點?孩子的聲音?探究與比較產製者及閱聽人對多元家庭繪本的詮釋 |
10312 | 陳又旭 | 109 / 07 | 倪鳴香 |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中「物理科學教具」之研發 |
102級 |
||||
10201 |
蕭孟萱 |
104 / 07 |
張盈堃 |
電視暴力卡通的再現與抵抗:成人與兒童觀點比較 |
10202 |
蔡瓊惠 |
104 / 07 |
簡楚瑛 |
幼兒親職教育課程發展與成效之研究:以「手作方案」課程為例 |
10203 |
符少綺 |
104 / 07 |
簡楚瑛 |
以活動理論分析幼兒親職教育方案之研究 |
10204 |
陳真慧 |
104 / 06 |
張盈堃 |
何謂好圖畫書— 從文化迴路觀點檢視圖畫書產業的運作與限制 |
10205 |
劉 燕 |
104 / 07 |
張盈堃 |
幼教工作者存在感、情緒勞務與身份畫界的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 |
10206 |
李婉禎 |
105 / 07 |
幸曼玲 |
幼教師的文本分析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關聯之行動研究 |
10207 |
羅頌惠 |
105 / 07 |
倪鳴香 |
印尼華人幼師職業角色認同之研究 –以棉蘭地區為例 |
10208 |
曾薇臻 |
105 / 06 |
張奕華 |
幼兒園教師應用智慧教室之現況與成效之研究 |
10209 |
李詩媛 |
105 / 06 |
張盈堃 |
男性幼教工作者生活世界的探究:性別刻板印象的抵抗與轉化 |
10210 |
陳欣妤 |
105 / 11 |
簡楚瑛 |
家長支持幼兒遊戲之研究 |
10211 |
黃 雯 |
107 / 07 |
陳竑濬 |
園長領導力與幼兒園效能關係之研究 |
101級 |
||||
10101 |
鄭宇博 |
103 / 07 |
張盈堃 |
老礦眷幼兒園的階級文化分析—批判教育學觀點 |
10102 |
田雅晴 |
103 / 07 |
簡楚瑛 |
幼兒閱讀成效與閱讀環境間之相關研究 |
10103 |
洪郁婷 |
104 / 01 |
徐聯恩 |
幼兒課程歷程品質之研究:教室教學品質與幼兒學習投入 |
10104 |
曾舒萍 |
104 / 03 |
倪鳴香 |
獨輪車在幼兒園內的教育意涵 –奎山幼兒園幼童搬運牛奶日活動的影像分析 |
10105 |
林尚頤 |
108 / 07 |
倪鳴香 |
幼兒園教師教室空間意象之探究—以宜蘭縣私立慈心華德福幼兒園為例 |
100級 |
||||
10001 |
張嘉勻 |
102 / 07 |
簡楚瑛 |
不同介入方式之遊戲對幼兒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成效研究—以建構式教具為例 |
10002 |
張頴瑜 |
102 / 07 |
簡楚瑛 |
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及其相關因素與幼兒氣質、社會能力之研究 |
10003 |
嚴燕楓 |
102 / 07 |
王鐘和 |
母親管教方式、親子依附關係與幼兒社會行為表現之相關研究 |
10004 |
張靜軒 |
103 / 07 |
陳婉真 |
藝術心理課程對幼兒多元智能之成效探究 |
10005 |
賴怡文 |
103 / 07 |
徐聯恩 |
教學品質與幼兒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公立幼兒園為例 |
10006 |
阮雅潔 |
104 / 07 |
王雅萍 |
原鄉教育路對幼師生涯發展之影響—烏來地區非原住民幼師之個案研究 |
10007 |
陳易君 |
104 / 11 |
徐聯恩 |
幼兒園教師協力工作塑造之研究 |
10008 |
孫華楣 |
105 / 04 |
倪鳴香 |
潮州童謠的傳承歷程—以馬來西亞霹靂州雙武隆漁村為例 |
10009 |
鍾玉婷 |
105 / 02 |
湯志民 |
台北市私立幼兒園市場導向、核心競爭能力與幼兒園品質之關係研究 |
10010 |
羅翊文 |
106 / 05 |
倪鳴香 |
承接的掙扎與探尋行動 —兒童教育事業接班人的自我敘說 |
99級 |
||||
9901 |
賴涵婷 |
101 / 07 |
徐聯恩 |
弱勢幼兒就學準備度及其日後學習成就之探討 |
9902 |
鍾佳容 |
101 / 07 |
簡楚瑛 |
幼兒教師人格特質、情緒智力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以臺北市幼稚園為例 |
9903 |
鍾麗儀 |
101 / 07 |
簡楚瑛 |
父母教養態度、親子互動與幼兒情緒能力之研究 |
9904 |
李 文 |
101 / 07 |
陳木金 |
臺北市公立幼兒園班級共同領導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9905 |
吳盈諄 |
102 / 01 |
徐聯恩 |
幼兒執行功能與就學準備度之研究 |
9906 |
張瓊云 |
103 / 01 |
倪鳴香 |
幼兒園教師不是機器 —一份重拾專業認同的自我敘說探究 |
9907 |
黃惠雯 |
102 / 07 |
湯志民 |
臺北市幼兒學習環境與幼兒社會遊戲行為之研究 |
98級 |
||||
9801 |
黃暐鈞 |
100 / 07 |
徐聯恩 |
英國幼兒基礎階段評量與就學準備度之研究 |
9802 |
李宛霏 |
100 / 07 |
簡楚瑛 |
幼稚園教師多元文化人格、經驗與多元文化教學能力之研究 |
9803 |
洪婷琪 |
100 / 07 |
簡楚瑛 |
學前教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 |
9804 |
莫碧華 |
100 / 07 |
簡楚瑛 |
國小一年級兒童家長教育期望、休閒參與與學習壓力之相關性研究—以臺北市為例 |
9805 |
傅馨儀 |
100 / 07 |
徐聯恩 |
運用ECERS—R提升幼兒園品質之實證研究 |
9806 |
莊佳樺 |
100 / 07 |
徐聯恩 |
蒙特梭利幼兒教育的幼兒就學準備度之研究 |
9807 |
劉怡萱 |
102 / 07 |
徐聯恩 |
幼兒園園長與教師工作塑造之研究 |
9808 |
林玉涵 |
102 / 07 |
徐聯恩 |
創意風格與工作塑造之研究—以幼兒園園長與教師為例 |
9809 |
許乃尹 |
102 / 07 |
王鍾和 |
父母管教方式、幼兒氣質與幼兒問題行為之相關研究 |
9810 |
張雅欣 |
102 / 10 |
倪鳴香 |
幼兒園教師媒體經驗之研究 |
9811 |
許淑閔 |
103 / 01 |
倪鳴香 |
知識創業軌跡的行動研究—以永和游藝屋為例 |
9812 |
宋筱葳 |
104 / 07 |
張盈堃 |
臺北市幼兒園教師自覺嗓音狀況與其教學行為之研究 |
9813 |
朱萬方 |
104 / 07 |
倪鳴香 |
一位幼教工作者專業自主性的自我追尋 |
9814 |
趙偉婷 |
105 / 07 |
倪鳴香 |
思念的回映:父女關係行塑歷程之自我探究 |
97級 |
||||
9701 |
林湘琴 |
99 / 07 |
簡楚瑛 |
幼幼班母親對幼兒閱讀信念與親子共讀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
9702 |
李晨帆 |
99 / 07 |
徐聯恩 |
兒童教育成就之研究:幼兒就學準備度之觀點 |
9703 |
王薇蘋 |
99 / 09 |
徐聯恩 |
幼稚園教師合班教學類型的課堂經驗與幼兒課程經驗之研究 |
9704 |
林琬玲 |
100 / 01 |
徐聯恩 |
幼兒園品質與幼兒課程經驗之相關研究 |
9705 |
余蕙君 |
100 / 06 |
馮朝霖 |
混沌.追尋.邂逅—Gordon 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在幼兒園實踐之研究 |
9706 |
洪慈吟 |
101 / 01 |
倪鳴香 |
專業圖像的發聲與轉化:一位看電視長大的幼師之敘說式自我探究 |
9707 |
劉華鈴 |
101 / 01 |
簡楚瑛 |
幼稚園教師學校組織創新氣氛知覺、知識分享行為與創新教學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幼稚園為例 |
9708 |
朱怡潔 |
101 / 01 |
倪鳴香 |
維高斯基遊戲觀之探究 |
9709 |
黃侑華 |
102 / 05 |
徐聯恩 |
家長對幼兒的學習期望與期望確認之研究 |
9710 |
陳家綺 |
103 / 07 |
邱淑惠 |
五歲幼兒在數位小遊戲中的問題解決歷程與策略研究 |
9711 |
龔芮誼 |
103 / 07 |
徐聯恩 |
NAEYC 幼兒園課程認證標準與幼兒園課程品質評估之研究 |
9712 |
葉立文 |
104 / 01 |
倪鳴香 |
為娃做個娃—探究母親與女媧豆兒布娃娃的邂逅 |
96級 |
||||
9601 |
吳蕙惠 |
98 / 07 |
簡楚瑛 |
學齡前幼兒父母親職教育參與及親職壓力相關之研究 |
9602 |
鄭雅方 |
98 / 07 |
徐聯恩 |
幼兒就學準備度評量之研究 |
9603 |
沈力群 |
98 / 07 |
簡楚瑛 |
兒童才藝補習與父母期望、兒童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9604 |
姚育儒 |
98 / 07 |
簡楚瑛 |
家庭閱讀活動、閱讀行為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 |
9605 |
王令彥 |
98 / 07 |
簡楚瑛 |
教室閱讀環境、教師閱讀態度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性研究 |
9606 |
林婉君 |
98 / 07 |
簡楚瑛 |
家庭閱讀環境對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性研究 |
9607 |
曾薰霆 |
98 / 07 |
簡楚瑛 |
玩興、情緒調節能力、親子互動關係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 |
9608 |
高如瑩 |
98 / 11 |
范睿榛 |
幼稚園教師對美術活動教學態度之研究 |
9609 |
連珮君 |
99 / 07 |
倪鳴香 |
縫補專業行動的裂痕─探究兒童哲學在幼兒園實踐的形跡 |
9610 |
張雅嵐 |
100 / 01 |
蔡介立 |
成人共讀策略對兒童繪本閱讀理解歷程影響之眼動研究 |
9611 |
錢宥伶 |
100 / 06 |
倪鳴香 |
兒童哲學在台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發展史(1976-2010) |
9612 |
莊敏伶 |
100 / 07 |
倪鳴香 |
Friedrich Froebel 教育思想中遊戲觀之研究 |
9613 |
徐詩婷 |
100 / 07 |
倪鳴香 |
熊慧英社會化統整性課程活動課程形成歷程之研究 |
95級 |
||||
9501 |
蔡卓銀 |
97 / 07 |
徐聯恩 |
幼稚園品質衡量與地區比較研究—以金門縣、台北縣市為例 |
9502 |
黃思穎 |
97 / 07 |
井敏珠 |
家長親職態度與幼兒生活適應相關研究 |
9503 |
李于梅 |
97 / 07 |
陳木金 |
幼稚園運用藍海策略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 |
9504 |
吳中勤 |
97 / 07 |
湯志民 |
臺北市公立幼稚園遊戲場規劃之研究 |
9505 |
葉怡伶 |
97 / 07 |
簡楚瑛 |
幼稚園教師組織文化知覺、創意人格與創意教學之研究 |
9506 |
陳文薏 |
97 / 07 |
湯志民 |
台灣地區之公立專設幼稚園校園創意設計之研究 |
9507 |
張筱瑩 |
97 / 07 |
簡楚瑛 |
蒙特梭利語文教育與全語言教育對幼兒閱讀能力影響之探究 |
9508 |
張倪甄 |
97 / 07 |
張奕華 |
台北市幼稚園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
9509 |
陳盈如 |
97 / 07 |
簡楚瑛 |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公平分配概念之省思 |
9510 |
蘇品樺 |
97 / 10 |
簡楚瑛 |
學前教師運用坊間教科之研究 |
9511 |
王慧娟 |
98 / 01 |
徐聯恩 |
幼稚園教師合班關係之研究 |
9512 |
王志翔 |
98 / 06 |
陳木金 |
臺北市立幼稚園園長團隊領導能力之研究 |
9513 |
方聖文 |
98 / 07 |
徐聯恩 |
幼兒就學準備度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以台北縣、宜蘭縣為例 |
9514 |
吳毓雯 |
99 / 07 |
徐聯恩 |
教師創造力素養與創意教學行動影響因素之研究 |
9515 |
高雅芝 |
99 / 07 |
倪鳴香 |
幼兒遊戲中的情感表達與創造思考之相關研究 |
9516 |
詹薏芬 |
100 / 07 |
倪鳴香 |
幼兒搭建單位積木—圍的空間現象學之研究 |
94級 |
||||
9401 |
林鎂絜 |
96 / 05 |
陳木金 |
創意人格特質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以幼稚園園長為例 |
9402 |
沈 琪 |
96 / 07 |
張奕華 |
台北市幼稚園公共關係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
9403 |
施玠羽 |
96 / 07 |
徐聯恩 |
幼兒就學準備度相關因素之研究 |
9404 |
趙翠麗 |
96 / 07 |
陳木金 |
幼稚園園長持續專業發展之研究 |
9405 |
陳依甯 |
97 / 01 |
徐聯恩 |
學校競爭與幼兒園品質、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 |
9406 |
郭小真 |
97 / 01 |
徐聯恩 |
知識分享意願、管道與行為之研究:以幼稚園教師為例 |
9407 |
蔡秉螢 |
97 / 07 |
陳木金 |
幼兒園品牌領導策略之研究 |
9408 |
李碧雯 |
97 / 07 |
簡楚瑛 |
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之研究 |
9409 |
徐玉真 |
97 / 12 |
吳政達 |
幼稚園教師組織信任與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兼論隱涵領導理論對信任的影響 |
9410 |
林思嫻 |
98 / 07 |
倪鳴香 |
「成長兒童學園」發展史(1983~1988) |
9411 |
賴慧玲 |
98 / 07 |
吳翠珍 |
學前幼兒媒體素養教學手冊之發展 |
93級 |
||||
9301 |
古孟玲 |
95 / 06 |
簡楚瑛 |
學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9302 |
鍾佩諭 |
95 / 07 |
王鍾和 |
母親教養方式與發展遲緩幼兒學習行為及人際互動之相關研究 |
9303 |
何文君 |
95 / 07 |
柯華葳 |
親子共讀對幼兒閱讀能力影響之研究 |
9304 |
彭志琦 |
95 / 07 |
吳政達 |
教師專業承諾、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對生涯選擇影響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幼稚園為例 |
9305 |
張君如 |
96 / 01 |
簡楚瑛 |
我國幼托園所長教學領導知覺之相關性研究 |
9306 |
葉俐均 |
96 / 01 |
簡楚瑛 |
探討一位幼兒舞蹈教師的教學內涵與其專業發展 |
9307 |
謝妃涵 |
96 / 06 |
簡楚瑛 |
新住民子女幼教教師教學經驗分析之個案研究 |
9308 |
鄧慧茹 |
96 / 06 |
簡楚瑛 |
學前教師閱讀教學現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
9309 |
李秀琪 |
96 / 07 |
林佳蓉 |
幼教網站介面設計與教養形象之研究 |
9310 |
張翠娟 |
96 / 07 |
王鍾和 |
幼兒期學習才藝與國小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 |
9311 |
林素君 |
96 / 09 |
吳政達 |
幼稚園僕人領導、組織信任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
9312 |
張雅婷 |
97 / 07 |
倪鳴香 |
公私協力的挑戰與曙光:臺北市公設民營吉利托兒所經營歷程之個案研究 |
9313 |
陳亮樺 |
97 / 07 |
倪鳴香 |
節慶在台灣華德福幼兒園呈現樣貌與教育意涵以善美真娃得福托兒所「過年慶典」為例 |
9314 |
邱意婷 |
98 / 07 |
倪鳴香 |
台灣 40—70 年代幼兒教育拓荒者:高淮生女士的專業實踐圖像 |
92級 |
||||
9201 |
劉姵君 |
94 / 07 |
徐聯恩 |
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幼稚園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
9202 |
吳巧瑜 |
94 / 07 |
吳靜吉 |
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 |
9203 |
林明吟 |
94 / 07 |
吳政達 |
台北縣家長對我國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之調查研究 |
9204 |
許逸柔 |
94 / 07 |
陳木金 |
幼稚園園長專業能力及其培育制度之研究 |
9205 |
蘇馨容 |
94 / 07 |
徐聯恩 |
幼稚園組織學習、教師效能感與家長參與之研究 |
9206 |
李素銀 |
95 / 07 |
簡楚瑛 |
幼托機構園(所)長領導取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9207 |
徐玉梅 |
95 / 07 |
王鍾和 |
|
9208 |
王昕馨 |
96 / 06 |
葉玉珠 |
|
9209 |
蘇鈺婷 |
96 / 07 |
徐聯恩 |
|
9210 |
劉 蓁 |
96 / 07 |
徐聯恩 |
|
9211 |
陳奕圻 |
97 / 07 |
倪鳴香 |
|
9212 |
謝依玲 |
98 / 07 |
倪鳴香 |
樂高玩具與樂高迷之關係研究 |
9213 |
謝佩純 |
98 / 07 |
簡淑真 |
|
91級 |
||||
9101 |
林妍伶 |
93 / 07 |
鄭同僚 |
澎湖縣實施國民教育幼兒班之政策分析 |
9102 |
張維倩 |
93 / 07 |
陳木金 |
幼托園所主管教學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
9103 |
廖怡佳 |
94 / 07 |
吳靜吉 |
幼兒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9104 |
何孟臻 |
94 / 07 |
陳百齡 |
公立幼稚園園長資訊素養之研究─一個德懷術的分析 |
9105 |
蘇育吟 |
94 / 07 |
鄭同僚 |
軍軍的工作故事—一位幼教所畢業生工作經驗之研究 |
9106 |
楊欣怡 |
94 / 09 |
湯志民 |
班群空間幼稚園學習區規畫之研究─以台北市永安、新生、健康國小附幼為例 |
9107 |
趙月華 |
95 / 01 |
周祝瑛 |
國小學童幼兒時期英語學習經驗與國語學習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文山區為例 |
9108 |
楊淇淯 |
95 / 06 |
陳淑芳 |
幼稚園教師科學圖畫書導讀歷程之研究 |
9109 |
陳美蓁 |
96 / 01 |
倪鳴香 |
跨文化中教養之經驗與調適歷程─一位印尼籍配偶的敘說研究 |
9110 |
何玉群 |
96 / 01 |
倪鳴香 |
另類學校如何在宜蘭成為可能─以慈心華德福小學公辦民營為例 |
9111 |
何盈瑩 |
96 / 01 |
徐聯恩 |
組織記憶之存取需求與有效性之研究─以幼稚園為例 |
9112 |
王雅惠 |
96 / 01 |
倪鳴香 |
覺醒與爭權的社會行動—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個案研究 |
9113 |
邱椽茵 |
96 / 07 |
鄭同僚 |
學齡前融合教育班級師生及同儕互動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公立幼稚園教師經驗為例 |
9114 |
徐韶君 |
97 / 07 |
柯華葳 |
電子童書與幼兒閱讀理解之研究 |
90級 |
||||
9001 |
李映萱 |
92 / 07 |
簡楚瑛 |
建構取向教學中教師引導之個案研究 |
9002 |
廖曉君 |
92 / 07 |
簡楚瑛 |
台灣與大陸幼兒園評鑑之比較研究 |
9003 |
林 璟 |
92 / 07 |
柯華葳 |
幼兒英語教學光碟評鑑指標之研究 |
9004 |
徐千惠 |
92 / 07 |
簡楚瑛 |
兩岸民辦幼教發展及其相關法規之比較研究 |
9005 |
呂珮菁 |
93 / 07 |
柯華葳 |
不同英語教學法下學前幼兒的「聲韻覺識」能力 |
9006 |
李昭明 |
94 / 01 |
林佩蓉 |
兒童公平分配概念之研究:性別與情境差異取向 |
9007 |
黃伊瑩 |
94 / 07 |
林佩蓉 |
幼兒媒體素養教學之研究─以解構媒體性別刻板印象為例 |
9008 |
李忻蒨 |
94 / 07 |
徐聯恩 |
幼教產業發展中的組織改變 |
9009 |
蘇淑婷 |
95 / 01 |
倪鳴香 |
理解魔咒與恐懼下的自我: 一位幼師探尋「愛」的行動研究 |
9010 |
翁嘉伶 |
97 / 07 |
簡楚瑛 |
幼稚園教師教學熱情、工作壓力與創意教學之研究 |
89級 |
||||
8901 |
蘇慧貞 |
91 / 06 |
簡楚瑛 |
幼兒園園長領導之個案研究 |
8902 |
謝美玲 |
92 / 01 |
陳百齡 |
幼兒光碟檢核表之研究─以數學教學軟體為例 |
8903 |
陳靜怡 |
93 / 07 |
徐聯恩 |
幼稚園組織創新與跨組織關係之研究 |
8904 |
彭佳宣 |
93 / 01 |
倪鳴香 |
「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一位幼師生命運轉之敘說分析 |
8905 |
白育綺 |
93 / 01 |
簡楚瑛 |
幼兒園教育品質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 |
8906 |
黃琬敦 |
94 / 01 |
倪鳴香 |
宗教經驗與職涯變遷歷程之探究—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 |
「獄」火重生:毒品更生人與家庭關係的生命故事探究 |